新冠肺炎疫情延燒,迫使學習生態大改變,線上學習、遠距教學成為各級學校因應當前防疫的學習新解方,但許多家長也開始擔心孩子長時間使用3C,近視度數恐怕會愈來愈深。
線上學習的新時代來臨,運用3C科技打破學習時空限制已成為當前潮流,但長時間且近距離的學習型態、假期減少外出活動的生活,讓孩子的近視度數愈來愈深,令人看了好憂心。有些家長甚至會自我安慰:「反正現今科技發達,以後靠雷射來改善近視就好啦,現在能不戴眼鏡就盡量不要戴好了。」
近視是一種病,千萬不可輕忽
「其實,近視並不是一種症狀,而是眼睛的疾病,一旦沒有好好控制,將來很快就會發展成為高度近視。」永和大學眼科院長鐘珮禎醫師指出,近視不僅使得眼球和眼軸變長,相關組織也變得更脆弱,「而且高度近視不但不可逆,還會讓視網膜剝離、白內障、青光眼等併發症的發生機率大大提高,即使做了近視雷射手術,發生率仍無法降低。」
因此,不管學習與生活型態如何轉變,視力對孩子的影響是一輩子,一旦有近視狀況,一定要積極尋求治療與控制之道,延緩度數加深,才能避免對眼睛造成永久的傷害。
近視控制二選一,該怎麼聰明選?
一般來說,近視控制的選擇方案有兩種,第一種為點長效散瞳劑搭配框架眼鏡,另一種則是配戴角膜塑型片。許多人選擇配眼鏡及點散瞳劑,鐘珮禎醫師表示,散瞳劑能減緩近視加深的速度,但最大缺點就是畏光,不利於戶外運動,有些孩子甚至會有看近模糊的狀況。她也特別強調:「儘管配戴眼鏡搭配點散瞳劑,但如果孩子用眼習慣還是持續近距離、長時間看書或使用3C,近視度數還是會一直增加。」
角膜塑型片則是提供給九歲以上孩子配戴的,利用特殊設計的高透氧隱形鏡片來改善角膜的弧度,每日晚上睡覺只需配戴6至8小時,早上醒來就可以摘下鏡片,省下白天戴眼鏡的麻煩。「角膜塑型片能矯正並控制近視度數,非常適合愛運動、不喜歡戴眼鏡、點散瞳控制不佳或畏光嚴重的孩子。」鐘珮禎醫師也提醒除了要正確配戴、注意鏡片的清潔外,定期回診才能確保矯正效果跟角膜健康。大學眼科也特別提供角膜塑型專屬驗配24小時諮詢服務,無論是晚上睡前配戴或早上起床後摘下,有任何問題都可以即時獲得解答。
鐘珮禎醫師分享曾經在門診有一位熱愛足球運動的小病患,一度因為戴眼鏡踢足球不方便而考慮退出校隊,後來選擇配戴角膜塑型片後,不僅視力更加穩定,上課或運動都能輕鬆應對,如今高三的他也靠著足球特殊專長申請到很好的大學,未來一片光明。
養成用眼好習慣,看見美好未來十分重視孩子視力照護的大學眼科,已經連續四次獲得JCI國際醫療認證的榮譽,多年來致力於提供國人專業又優質的醫療服務,以幫助孩子找到適合的矯正方案。鐘珮禎醫師也提醒,要維持好視力,除了跟醫師配合,也要從日常生活習慣做起:
1.減少近距離用眼:即使是玩拼圖或樂高,也是近距離用眼的一種,每次用眼30分鐘就要休息10分鐘才能讓眼睛充分休息。
2.拉長戶外活動時間:研究顯示戶外活動確實可減少近視發生及降低近視度數增加,因此每天至少戶外活動2小時、每週達11小時,對孩子的視力大有好處。
3.充足睡眠不可少:充足睡眠可幫孩子放鬆全身肌肉,也包含眼球肌肉的休息與組織修復,能有效防止近視。建議學齡前的孩子每天應睡滿10小時、小學階段應睡滿9小時,國高中生也要至少維持8小時的睡眠才夠。
除此之外,也要定期回診檢查,才能讓醫師及時給予孩子最合適的因應對策。
==========
原文轉載:親子天下《線上學習Nonstop!孩子的視力矯正不能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