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WTH 日報 才華配對 走進社區
下載APP
親子
零至三歲嬰幼兒親子教養戲劇遊戲
GRWTH日報小編 2020-05-28 12:34:58

嬰幼兒自出生就會運用哭聲及肢體表達情緒及想法,最初當然是與父母溝通,慢慢表達能力增加,就會伸展至其他人。


1、碰碰身體大行動(0-6個月)

剛出生後,媽媽就可以在嬰兒醒時,以快樂的情緒輕輕觸碰或撫摸他們小手、小腳、小手心。當嬰幼兒肌肉發展反應,能伸縮,握拳動作後,可以把父母的手指給嬰幼兒握著一起歌唱。


嬰幼兒兩、三個月大,大人逗樂他們有反應後,父母要溫柔點著嬰兒的臉部各部位與他們談話:"寶寶鼻子好可愛,像一顆珍珠一樣!寶寶嘴巴好漂亮,每天都會笑!"


之後,可以一邊歌唱兒童歌,一邊點碰他們的小臉。慢慢鼓勵教導兄弟姐妹及其他家人也用溫柔的手與嬰幼兒快樂地觸碰。


2、接收與給予的遊戲(0-1歲)

父母把嬰幼兒喜愛的玩具逗引他們,當嬰幼兒伸手拿到玩具時,父母在旁溫柔地說:“謝謝!”當幼兒握到物件有所反應時,家長要用眼神及表情、動作表示讚賞及鼓勵。


從父母慢慢延伸至家人,每次伸手握著別人給予的禮物時,都在旁溫柔地說:"謝謝!"之後擴展到"您好,再見、早上好!"等,記著不是強迫寶寶說話,只是父母、家人不斷說這些感謝話,使他慢慢理解當中意義,模仿大人的行為。


當嬰幼兒肌肉操控能力,他們就會嘗試把玩具交還給予父母或家人,父母及家人接收到玩具時,一定要繼續把玩具放在他視線之中,禮貌、溫柔充滿笑容地說:"謝謝,寶寶!"之後,說:"這個太好玩啦!還給你!謝謝!"再把玩具遞給嬰幼兒。記著這個時期,家長不能把玩具接到後收藏起來,因為小朋友會錯誤,理解為東西不見了。




3、親親Baby (4-12個月)

父母如果要上班,離開時要溫柔及親切與嬰幼兒說:"再見!"回家後馬上向他們說:"媽媽/爸爸回來了……!"要利用這機會輕輕、溫柔地親吻嬰幼兒,與他交談一段時間,輕輕觸碰身體不同部分,全程用眼神交往,增進感情。慢慢由家長擴展到家人、兄姊及祖父母身上。


4、分享、合作、小主人(1-2歲)

父母要為嬰幼兒預備專屬的餐具、圍裙及位置,使孩子有歸屬感。父母可以運用兒歌改編成“吃飯歌”,每次吃飯時都溫柔地唱。


父母開始鼓勵孩子用雙手端著杯子,送贈給父母或家人來分享,並且溫柔地說:"請爸爸喝水。請爺爺喝水。"家人要溫柔微笑地回應:"謝謝,寶寶,水很好喝。"


之後,鼓勵寶寶去幫助家長及家人取拖鞋及各種小物件,成功後大家一定要說:"謝謝!寶寶的幫助"。養成嬰幼兒眼中有自己與別人,並且願意分享及合作的習慣。


5、紅綠燈、小火車(1-3歲)

父母與嬰幼兒在小區安全的公園草地上,爸爸做“車頭”,孩子拉著爸爸的外當“司機”。媽媽用紙板做兩個牌子,媽媽舉“紅燈”要停下,媽媽舉“綠燈”可以行走。之後,父母可以與嬰幼兒及兄姊一起在玩“小火車”,一個一個拉著前面的外衣,最前的扮火車頭。


家長要鼓勵嬰幼兒做火車頭,還要發出火車的聲音。


當孩子可以跑步時,就可以玩捉迷藏。這些遊戲對孩子明白規矩,都很有幫助。


6、扮鬼臉(2-3歲)

準備一些不同表情的照片,例如:吐舌頭,大笑、閉上一只眼睛,撇嘴等。媽媽先示範,先做鬼臉,再由幼兒一起做,通過模仿過程建立感情。父母其實在嬰幼兒零歲時,就可以多向他們扮鬼臉,讓孩子學習理解及分析面部表情變化,刺激他們的腦部發展。


7、做廚師與煮飯仔(2-3歲)

父母與孩子運用廚房玩具一起扮演廚師,並學習一起進食,分享食物。進一步,可以一起假裝扮演照顧嬰兒玩具偶,及進行模擬商店買賣活動。父母可以與小孩一起制作紙幣,並教導孩子如何購物及付錢。


8、捏麵團及泥塑公仔(2-3歲)

父母先用橡皮泥培養幼兒手指捏橡皮泥的能力,教導他們做各種造型。


當孩子已經掌握基本手指運用的能力,父母就可以與孩子一起捏麵團、包餃子。父母可以教導孩子捏各種動物造型,之後一起放進水中煮熟,大家一起分享不同動物造型的麵團。最後,可以一起包餃子,使一家人有合作造飯的經驗,增加孩子參與家務的興趣。


幼兒參與家務的態度,對孩子人際關係的建立,很有幫助。


 ========

原文轉載:立場新聞零至三歲嬰幼兒親子教養戲劇遊戲



打開APP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