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WTH 日報 才華配對 走進社區
下載APP
生活
衞生署公布處理催淚煙建議 勿用熱水清潔家居
GRWTH日報小編 2019-11-13 08:00:34

香港近月多區都「烽煙四起」,警方在各區累計施放數千枚催淚彈,在鬧市大街、公園、車站、乘搭交通工具時,甚至在居所附近,也有機會被催淚煙波及。

衞生防護中心在公布處理催淚煙的建議,提醒市民接觸催淚煙後的徵狀、處理方法、在不同地點的清洗方式,以及其他注意事項。

接觸催淚煙後一般出現徵狀:

眼睛和其他黏膜有刺痛及灼熱感覺、流眼水、流涎、流鼻水、胸悶、頭痛、噁心、皮膚有灼熱感覺及紅斑等等。

接觸到催淚煙後處理建議:

- 用大量清水和肥皂徹底清洗

- 更換受污染的衣物

- 眼睛若有不適,可用大量的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

- 如身處於室內地方而附近有催淚煙發放,應關閉所有門窗,關上空調,用濕布封上門窗隙罅。

家居清潔催淚煙殘留物注意事項:

- 盡量使用即棄清潔物品,並戴上適當的個人防護裝備,例如口罩、橡膠手套、膠圍裙等。

- 受污染的表面一般可使用肥皂水浸濕的布抹

- 不應使用熱水,以免令殘留物蒸發。

- 不應使用高壓水槍及掃把等工具,避免重新揚起殘留微粒

- 不應使用電風扇

- 清潔完成後,把即棄清潔物品妥善包妥後(例如放進密封的膠袋)才棄置。

哺乳媽媽注意事項:

- 接觸催淚氣體後一至兩小時應避免母乳餵哺

- 哺乳前應更換衣服及徹底清洗頭髮和皮膚,避免嬰兒有機會接觸到任何催淚氣體的殘留物。

衞生防護中心指,有研究指催淚煙可對生理和心理健康有持續的影響,特別是兒童、長者、患呼吸系統疾病或有敏感情況的人士等,而市民若接觸催淚煙霧而持續感到不適,應諮詢醫護人員意見。

資料來源:衞生防護中心催淚煙的健康資訊


打開APP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