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WTH 日報 才華配對 走進社區
下載APP
體育
教練札記(8)-簡說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
深籃體育會 2019-05-02 11:09:43

高強度間歇訓練的發展史:

在1930年代末,德國田徑教練已在訓練時引用「控制間歇訓練方法」模式,並運用該訓練模式破了當時400米及800米的世界紀錄,一時間吸引全球體育界的關注。及後,得到一群健體人士加以改良,成為了現今各教練都使用的「高強度間歇訓練(High 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下稱「HIIT」),因為HIIT訓練模式的確可以提升專業運動員體適能狀態。近年,更將HIIT的訓練方模式推廣至「控制體重」這方面。當然HIIT 訓練成效顯著是無可諱言,也受到廣泛推廣運用,但大部分人都未必會深入了解箇中的訓練原理、模式及注意地方,藉此機會,筆者透過文章分享所知。


簡介HIIT的訓練原理及模式:

原理:透過高強度的訓練,把「目標心跳率」大大提高,增強「心肌力量」;另外,增加消脂效果,而且訓練後會整天提高新陳代謝速度,並可以維持24至48小時,有利控制體重。

模式:「一個動作、休息、一個動作、休息」間隔的間歇運動。例如深蹲30秒鐘、休息30秒、再轉換跨步30秒鐘的、休息30秒,這種間歇訓練,結合肌力訓練及有氧運動,效果會比單做有氧運動還更好。

以上是簡述HIIT的主要概念,筆者刻意分開兩段描述,原因是大部分人描述時都會合併描述會容易令人「模式等於原理」。的確訓練模式是千變萬化,正如在發展史上提到,原本是用於跑步訓練上,再被運用於體適能訓練上。不過,任何一類運動都可以運用「高強度」與「間歇相隔」作訓練,基礎條件是需要有一位對HIIT認知的教練作指導。


訓練時注意事項:

從HIIT的歷史、理念、訓練模式,是運用不同訓練動作,期望在短暫時間內達到「高強度的心跳,稍作休息,再回到高強度的心跳」的模式,幫助身體高速燃燒脂肪。縱使,多個文獻都提及引發心臟病的機率與帶氧運動相關,並不化表不會有引發心臟病的危機。而且HIIT本用於專業運動員訓練上,他們在教練的監督下進行訓練。倘若,訓練時發生問題,教練都會調節或停止。現時,好多網站及APPS都提供不同訓練計劃給大家作使用參考,當資訊方便自然會多人使用,亦知道HIIT的確對控制體重及燒脂成效顯著,但如果是新手,筆者較建議找一位認識HIIT的朋友或教練陪同下作訓練,會比較理想。


這是筆者對大家的建議和提醒,下月再見。

打開APP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