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網民盤點「10本細個一定睇過嘅書」,除了經典漫畫《老夫子》,來自意大利的翻譯小說《老鼠記者》(Geronimo Stilton)也是大家的集體回憶。首冊Geronimo Stilton在2000年誕生,隨即被翻譯成多種文字,迄今全球銷量已突破1.51億冊;而港版《老鼠記者》亦不遜色,長期高踞小學生最愛好書龍虎榜,還締造了一個「紅」足15年的傳奇。究竟這隻「老鼠」有何魅力,可以令一班「鼠迷」如此瘋狂?
且由它的「伯樂」娓娓道來。
文︰沈雅詩 攝︰劉焌陶攝

新雅文化前董事總經理兼總編輯嚴吳嬋霞(右)當年一手發掘意大利兒童叢書Geronimo Stilton,並引入香港翻譯成《老鼠記者》,結果這本書一炮而紅,賣足15年。
今年是香港《老鼠記者》出版15周年,要細訴它的威水史,就不得不提新雅文化前董事總經理兼總編輯嚴吳嬋霞,皆因Geronimo Stilton這本好書,是由嚴太一手發掘。「每逢歐洲書展,海外買手總是一窩蜂跑去搶大出版社的版權,但老實說,香港市場細、銷量不多,一定不夠人爭,所以我寧願去發掘一些小型出版社。當時,就給我遇上意大利一間極小的出版社Piemme,他們枱面放了幾冊Geronimo Stilton,我隨手翻翻,雖然我不懂得意大利文,但就被它的版式設計吸引,覺得這是一本有潛質的書。」

《老鼠記者》的版式設計很特別,會按內容出現不同的字款、字號,字體顏色亦不一樣,還加插很多特殊效果,讓人閱讀起來,趣味盎然。
嚴吳嬋霞一手發掘
Geronimo Stilton之所以令嚴太眼前一亮,是因為它夠創新。「不單有手繪插圖,而且它的字體會配合內容而變化。舉例,若文中強調的是『興奮』,就會放大及改用顏色字體來寫『興奮』;或是『發怒』,便在『發怒』旁邊加一堆火;有些時候,句子更不是一直行,而是彎彎曲曲的。在當時來講,是很創新的,我覺得小朋友會喜歡。」
當然,Geronimo Stilton的故事也是引人入勝的。「這本書有幽默、惹笑的地方,亦有曲折、懸疑的情節,小朋友需要去想像、思考,這正正是一本優秀兒童書需要有的元素。」
嚴太拍板購入Geronimo Stilton的全球中文版版權後,就馬上展開「重新包裝」的工作。「這步工夫很重要,我買版時,已經想好怎樣recreate這本書,如何使它更迎合香港市場和可以賣得好。因為Geronimo Stilton是叢書,每次我至少要買10冊版權,如果第一冊已經『死』了,那之後9冊便會血本無歸,因此,是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

新雅文化當年落足本宣傳《老鼠記者》,每次有新書推出,都會舉辦相關主題的宣傳活動。

今年是《老鼠記者》出版15周年,一班鼠迷早前就出席生日會,為主角謝利連摩.史提頓(綠衣鼠)慶祝生日。
親自操刀 譯出精髓
除了落足本設計封面,翻譯也是嚴太絞盡腦汁的一環。當時新雅文化是按Geronimo Stilton的英文譯本來翻譯做中文的,最初還請內地的出版社幫忙,「這間出版社的譯者中文文筆固然好,英語水平亦很高,但最大問題,是譯不出精髓來」。結果,還是要由嚴太親自操刀。
她說︰「翻譯不是把一種文字變成另一種文字這樣簡單,既要利用中文、漢語的優勝,寫得比意大利文、英文更生動,但背後還牽涉文化。《老鼠記者》的主角謝利連摩.史提頓十分喜歡吃芝士,甚至口頭禪也是『我以一千個莫澤雷勒乳酪發誓』。芝士不是中國人的文化,難道我就要全部刪走、簡化?其實莫澤雷勒(Mozzarella)即是水牛芝士,小朋友去超級市場也找到的,所以我選擇了保留,但同時加入註解。於是,小朋友看這本書,就會得到很多新知識,包括文化、地理、歷史等。」

2003年首冊《老鼠記者——預言鼠的神秘手稿》(左一)推出市場後不久便賣斷市,歷年來多次加印,至2016年更轉換了新封面(右一)。
特別製圖 保持原著創意版式
另一個難題就是如何把原著的版式學過來,嚴太笑言,當時也考起不少製作部的同事。「他們告訴我做不到,怎樣排呢?我不管,何解拉丁字母做得到,中文字就不能?我一定要他們想辦法,總之要做到為止。結果,這些特殊效果全部用製圖的方式去解決。」
首冊《老鼠記者——預言鼠的神秘手稿》在2003年正式推出市場,雖然正值SARS時期,市况低迷,但《老鼠記者》卻出奇地好賣,要不斷再版加印。「我引以為榮的,是一個奇蹟!」
轉眼15年,《老鼠記者》已推出了89冊,問嚴太最喜歡哪一冊?她就推介第五冊——《老鼠記者——蒙娜麗鼠事件》。這冊故事講述在妙鼠城博物館內的一幅名畫「蒙娜麗鼠」,被發現畫作下隱藏了另一幅畫,需要讀者靠着11個細節、11個字母去揭開秘密的真相。「到今天,我仍然很滿意這個書名,把蒙娜麗莎變成蒙娜麗鼠,很有趣。雖然每冊《老鼠記者》都有一些懸案要去偵查,但這一冊的佈局比起其他是稍為複雜的,要經歷11件事才找到11個字母,然後又要再走入迷宮圖書館,非常緊湊。」
資料來源:HAPPY PAMA 教得樂 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