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在最新公布的《2024年可持續發展目標報告》中警告,全球在履行《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所訂下的目標,進度並不理想,呼籲各國加大行動力度。香港作為全球一分子,如何能把「可持續發展」的概念,更有效灌輸給下一代呢?有學校便選擇以孩子每天穿著的校服入手,教大家可持續發展的意義。
環保校服、有機耕種 實踐可持續理念
在剛過去的聖誕,天保民學校的多名學生,應恒基物業管理部邀請,出席「鋁罐」聖誕樹的亮燈儀式。當天,同學不單以自製環保結他獻奏聖誕樂曲,還齊齊穿上學校校慶紀念版外套,十分醒神。
環保外套與結他:天保民學校學生早前在一個公開活動上,以自製環保結他獻奏聖誕樂曲,又齊齊穿上環保外套,身體力行,向公眾宣揚環保信息。這件光潔雪白的冷衫外套,前身是恒基物業管理部的「退役」制服。(受訪者提供)
同學身上的開胸長袖外套,以白色為主調,衣領、兩襟和衫腳綴以黑色的條子,左右口袋則各繡上「5」字,象徵天保民學校創校55周年。一件如此漂亮別致的校服外套,讓人完全想像不到,前身竟原來是恒基物業管理部的舊制服,校服供應商通過回收加工,把舊制服的物料重新轉為紗線,再化成天保民學校400名學生的新衣!
「我們將會在1月17日校慶當日,正式把冷衫(外套)派發到所有學生手裏。而這件環保校服,亦將會成為一個新媒介,讓教師去解釋給同學知道,什麼是可持續服裝。」天保民學校校長陳雅麗說。
陳雅麗(受訪者提供)
天保民學校雖是一間特殊學校,但校方向來重視環保教育,同學對廢物分類回收、慳電節能等環保概念,並不陌生。近年,該校更成立「生態環境學習中心」,透過把學生午膳產生的廚餘轉化成肥料,讓同學作有機耕種,把環保知識學以致用。陳雅麗表示︰「在這個關乎全人類福祉的大是大非問題面前,即使我們的學生是智障,但我認為,他們都有權利去學習環保知識。况且,我們的同學都有一種『擇善固執』的特質,當他們認定一件事是正確的話,就會一生一世堅持去做。」
7000件舊制服 換來400件校服外套
說回這件環保校服,它的誕生,也標誌着工、商、校的跨界別合作,藉三方攜手,令地球資源循環利用,以減少碳排放。作為今次商、校之間的橋樑,ESG School HK是目前本港少數專門生產環保校服的校服供應商,雖然這個概念在校服界仍屬新鮮事,但其實創辦人陳偉彬(Paul)的家族,多年來一直替多個國際知名時尚品牌生產永續時裝,他認為現在是時候推展至學界。
陳偉彬(受訪者提供)
提起「環保」與「校服」,或許不少家長會立時聯想起,即是讓孩子穿著二手校服,但其實這只是「轉手」再用,Paul所指的環保校服,是透過回收舊衣物,升級再造(upcycling)。以天保民學校的校慶紀念版外套為例,ESG School HK從恒基物業管理部取得7000件舊制服,經過6個步驟,先把舊制服作顏色和成分分類,挑選可回收的材料;繼而剪掉衣物上的鈕扣和接縫;再放入抗菌藥水機作抗菌處理及高溫乾衣;接着把材料放入碎料機搞碎;碎料後,再轉換成纖維;最後,就是把纖維製作成毛線去編織冷衫。
但何解7000件舊制服最終只換來400件外套呢?Paul解釋︰「因為今次要做白色冷衫,而這批舊制服又有不同顏色,所以我們只能挑選當中的白恤衫去做材料,而餘下的物料,稍後部分會用來做工業地氈,不會浪費的。」
(受訪者提供)
環保衣料減少污染 提升校服質素
作為爸爸的Paul續指,無論從愛護地球還是衣物品質的角度來看,孩子都值得擁有一件環保校服。眾所周知,紡織業是全球第二大污染行業,僅次於石油業,衣服從無到有,每個工序,都威脅着地球及其資源。「傳統常用的製衣物料,是棉花和聚酯纖維(Polyester),做冷衫的,就多用亞加力(Acrylic)。由於種植棉花需要很多殺蟲劑,而在染色過程中,亦消耗大量染料和水;至於Polyester和Acrylic,兩者其實都是由石油提煉出來的塑膠化合物,用這些物料做校服,幾百年都不能分解,對地球造成很大的破壞」。
即使撇除環境生態等因素,Paul笑言,相信不少家長都跟他有同感,就是傳統校服幾十年來的質素都沒有提升,「我見到女兒的校服便『火滾』,質料差,不耐洗也不耐用,容易爛及爆線,且缺乏彈性」。相反,目前常用的環保衣料,品質高,他舉例︰「竹纖維布料,是很柔軟透氣的;由樹木纖維製成的萊賽爾(Lyocell),特點就是吸濕排汗;粟米纖維,好處則是不易褪色、不易起縐,能夠做出免燙的校服,就最受家長歡迎!」
陳雅麗也大讚環保校服外套質地舒適,「我一摸上手,便覺得跟孩子一般穿的寶藍色冷衫有很大分別,這件白色冷衫,質地很柔軟,但又不是軟身至『墜』下來那種,同學穿上去蠻挺身的,很好看」。
舊校服製生活小物 年長車衣工指導縫紉
小朋友在發育時期,每一、兩年就要換校服,於2021年成立的社企Dress Green,眼見在疫情停課期間,很多簇新的校服就這樣被丟掉,十分浪費,遂構想如何解決這方面的問題,「我們其中一個計劃,是與學校或家長教師會合作,由校方收集舊校服,部分合適的,會留起送給師弟師妹重用,質量較差或無人領取的校服,我們便會在工作坊中,與同學一起改裝升級,製成小物」,Dress Green創辦人余倩韻(Emma)說。
余倩韻(受訪者提供)
校園工作坊不單附有講座,向學生解說永續發展的觀念,也找來退休或失業的年長車衣工人作導師,指導學生縫紉技巧。Emma解釋,希望讓同學認識更多香港昔日的製衣業歷史,「我們的長者導師,都是很樂於分享的,例如很多小朋友都是從他們口中才知道,今日商場和住宅林立的荃灣、新蒲崗,原來以前都是工業區,有很多製衣工廠的」。
循環再用:為解決本港舊校服浪費的問題,Dress Green推動學生以巧手把自己不合穿的校服,製成生活小物。(受訪者提供)
雖然拯救校服並非一門能讓Emma賺大錢的生意,但她卻樂此不疲,「某次有名即將小學畢業的同學,用自己的舊校服,與家長合力改裝做出一個卡套和購物袋,完成後,他們感到很開心,因為覺得很有紀念價值。這些興奮的臉孔,就是我的推動力,一來我真的幫到減少浪費校服,二來也啟發到小朋友如何把一件物件,改造成另一件物件,達至循環再用」。
Dress Green同時會替學校利用舊校服,製作具代表和紀念意義的紀念品,賦予舊校服第二生命。(受訪者提供)
新環保制服 舒適美觀兼備
為實踐可持續發展及永續理念,恒基物業管理部在2022至23年度,為旗下所有前線員工更換新環保制服,而同一時間,亦從轄下逾50個屋苑收集近7000件舊制服,再出錢出力找製衣商賦予它們二次生命,升級再造成一批新毛衣,送贈予天保民學校學生,作為校慶紀念品。
恒基物業管理部早前在轄下逾50個屋苑,收集到近7000件前線員工的舊制服。(受訪者提供)
作為環保制服的用家,恒基物業管理部行政總監陳燕鵬坦言,最初也要與製衣商多次調整物料成分的比例,才得出滿意的成品,「首批新制服,原先目標是一年四季都通用的,但結果去到夏季時,我們遇到一些舒適度上的挑戰。這是由於制服的恤衫,主要的成分是使用回收塑膠製成的物料,部分同事反映,長時間穿著,會感到略為侷促」。為解決問題,陳燕鵬與製衣商多次研調成分比例,包括加入竹纖維及粟米物料,以提升清爽舒適度,最終做出美觀與舒適兼備的制服。她補充︰「後來,我們還推出一款短袖恤衫,搭配背心外套,這樣的設計,得到了前線同事的高度滿意。」
陳燕鵬(受訪者提供)
換上新裝:為實踐永續理念,恒基物業管理部已替旗下所有前線員工更換由可持續材料製成的新制服,務求達至環保、美觀與舒適兼備。(受訪者提供)
====
原文轉載:明報HappyPaMa教得樂《環保教育:工、商、校跨界合作 回收舊制服做新校服 傳遞環保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