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時市面上彩罩愈來愈受歡迎,款式五花百門,除有單色口罩,亦有多種印上不同花紋和複雜圖案的口罩款式。大家知道這些口罩之所以有色有圖,是如何製造的呢?
一般而言,口罩面層採用的不織布分別以紡黏法(spunbond)或水刺法(spunlace)兩種主要方式生產,當中紡黏布在製成後已帶有顏色,較常用於生產單色口罩,水刺布則可在布料上用油墨印上圖案。理工大學紡織及服裝學系副教授葉曉雲於傳媒訪問時表示,若廠商在印花時使用石油副產品染料或其他致敏或致癌染料,可能令水刺布口罩的安全度減低。
紡黏法較常用於生產單色口罩。(網上圖片)
她解釋,紡黏法是將聚合物熔融紡絲成網狀後製成不織布,生產過程中可直接使用有顏色的聚合物膠粒,故製成的不織布已有顏色且不會脫色,「以前常見的藍色、綠色等口罩都是用這個方法。」不過,纖維在製作過程中或會不平均,有機會令布料顏色出現「一撻撻」的情況。
至於水刺法,則是利用超高壓微細水流纏結纖維來生產不織布,過程中無使用額外化學品,故較環保,而產品的色彩可以來自製作過程中使用有色的纖維,亦可在已製成的水刺布上印上顏色及花紋,故水刺布口罩可印上較複雜圖案,布料紋路亦較平均及平滑。
印上較複雜圖案的口罩多是採用了水刺法。(網上圖片)
用石油副產品染料或減安全度
葉曉雲認為,廠商使用紡黏布或水刺布生產口罩時應留意設計及用料,「用紡黏布製成的口罩應是向外的面層才有顏色,貼近皮膚的一面有色其實都沒用;在水刺布上印花則應使用食用顏料,若廠商使用石油副產品染料或其他致敏或致癌物料,則有機會令水刺布口罩的安全性減低。」
====
整理:《GRWTH日報》編輯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