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WTH 日報 才華配對 走進社區
下載APP
親子
[親子理財]7個教理財妙法 令小朋友開心學管錢
Mellow 2020-08-10 16:25:59

家長有沒有發覺以傳統方式教授小孩理財,不但子女學得慢,教和學的都沉悶,互動性又欠奉。其實有很多教導小朋友理財方法可以達到同樣的效果,但不同的是子女會享受學習的過程,家長亦可參與其中。


DIY豬仔錢罌



想讓小朋友有動力主動儲錢,和他們設計製作一個他們專屬的豬仔錢罌就最好不過。比起買一個給他們,親力親為更有意義,讓小孩更有成功感,可以有效地驅使他們主動放錢進錢罌。


小朋友可發揮他們的創意,將錢罌設計成他們心目中的模樣。手作錢罌更可廢物利用,用舊紙皮箱、膠樽等等,環保意識連同理財一起教育子女。(DIY教學影片連結 1 / 2

 

玩理財桌遊



(圖片來源:American Cultural Center )


從桌上遊戲學習複雜又抽象的理財概念,比書本上學的更有趣,而且更易理解。


遊戲過程不僅是不錯的親子活動,促進一群人之間的交流,又可同時予學習於娛樂,把理論具體化,引導小朋友思考理財的重要性,並由此培養他們良好的金錢管理習慣。


除了「大富翁」,這裏為你介紹一系列的理財桌遊。各年齢層的玩家都會找到一款適合自己玩的!

 

做任務賺零用錢




與其就這樣無條件給子女零用錢,不如提出一些特定的條件來賺取零用錢。


零用錢可部份代替平時給子女的獎勵。條件可以是做一些簡單的家務,或完成一些指定的任務,例如收拾床舗、完成習作等等。


小朋友可由這些訓練知道分擔家務的必要性,明白世上並沒有不勞而獲的,而且拿到錢後,小朋友須取捨用來買甚麼,學會甚麼是機會成本,如買到A玩具就買不起B玩具。

 

延遲享樂



(圖片來源:Los Angeles Times)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棉花糖實驗」--這個關於延遲享樂(Delayed gratification)著名的心理測驗。


家長可從小教導小朋友延遲享樂的概念。譬如,小孩想買一份值$300的玩具,但這一刻想要一份價值$50的小玩具。家長可以讓他選擇立刻買那份小的玩具,或把獎勵儲起,再等待和其他獎勵一起換那份大的禮物。由此,他們能理解到推遲現在的物慾可換取一些更大更好的東西。


掌握這概念對孩子日後金錢運用有著相當重要的影響。他們會擁有較強的自制能力,好讓自己可以適當地分配支出及儲蓄,為日後更重要的開支做準備。

 

讓子女一同參與家庭預算



究竟子女在家庭預算中可擔當甚麼角色,可以怎麼參與?


如果孩子年紀還小,可以先從旁觀察父母制定家庭預算的過程,父母可對某些詞彙和做法作簡單的解釋。家長必須讓子女知道金錢是靠父母努力工作賺取的,不能胡亂揮霍。而賺取的薪金是用來應付常開支,並需留部份作儲蓄,為日後重要且大筆的洗費作準備。告訴他們家中必要開支有哪些,例如:水電煤、各類税項和租金等等。家長不妨也給子女講解甚麼是儲蓄和家用,譬如要供書教學、參與興趣班等。


再大一點的孩子可嘗試參與家庭開支預算,教導他們如何寫支票和網上交賬單,甚至幫忙處理些較簡單的動作,例如:讀賬單和電話單。


家長的習慣對子女的影響很大,自然要成為一個好的模仿和學習對象。

 

看理財教育動畫

網上有專為兒童而設的理財影片,讓學習金錢決策及管理的過程更加有趣。尤其是暑假和停課期間,不想子女無所事事,看影片學些實用的知識充實很多!動畫使枯燥難懂的投資概念以小孩喜歡的形式呈現出來。

 

給子女電子零用錢



相較於傳統的現金零用錢,給子女電子零用錢能使他們更輕易進行理財。首先是因為一般應用程式都會內置追蹤和限制開支及儲蓄,對於剛接觸理財的小朋友是相對的容易。另外,父母可隨時查閱消費記錄,能消除父母的疑慮。


想參考更多電子錢包的好壞處比較,請按這裏


打開APP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