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在家中不知道與小朋友做甚麼好?不妨考慮一下理財桌上遊戲!理財桌遊不但有趣、刺激,家長更能從遊戲過程中給子女傳遞重要的理財概念。市面上有各式各樣的理財桌遊,應該如何入手呢?小編將為大家介紹5款不同類型及難度的理財桌遊。
理財桌上遊戲有甚麼好處?
有益的親子活動
有甚麼比在空餘時間與家人玩桌遊更歡樂?桌遊除了能夠促進玩家之間的交流,還能給子女傳達重要且有用的資訊,一舉兩得。桌遊類型多不勝數,多樣性能滿足各種目的、需求和對象。
寓學習於娛樂
利用遊戲學習必定比其他方式更有趣味,不像傳統學習模式那樣沉悶和無聊,相信孩子應會樂在「學習」過程。遊戲能加深小朋友對遊戲當中意義的印象,或許比刻板的講解們有效。
概念具體化
不可不提的是理財和金錢概念是多麼的抽象,要簡潔易明地表達及講解並不容易。最快捷、有效的方法當然是玩遊戲。遊戲過程令玩家能體驗到不久之後現實生活中金錢、資產管理,並明白到它的重要性。遊戲能使抽象的理論淺顯易懂,引導小朋友從小思考理財這一個概念。
5種理財桌遊好推介(難度最高為*****)
1我愛發薪日(Pay Day)
圖片來源:Amazon
這個簡單、直接的遊戲強調儲蓄的重要性,插入很多生活相關的事件,例如:帳單、保險費、貸款等,使遊戲過程「貼地」卻不失趣味性。在發薪日,累積到最多資金的玩家便勝出。子女可透過桌遊了解到家長平常錢花到哪裡,認識理財,建立正確的理財觀念。
年齡:8歳或以上
遊戲時間:30分鐘
適合人數:2-6人
難度:1/5
2 大富翁 / 小小大富翁(Monopoly / Monopoly Junior)
相信「大富翁」這麼經典又受歡迎的遊戲當然不能不提到。玩法眾所就知,但當中所蘊含的道理和收穫,你們又知道嗎?
要成為大嬴家,除了部份需要運氣,運用恰當的策略亦非常重要。透過遊戲,小朋友能從中學會如何適當地使用、分配金錢及財產,例如:盡快買地、投資起樓、分散投資,同時又要策略性地投資不同的地段,但又不能不留下適量的現金以防萬一。
「小小大富翁」的內容比傳統版本的「大富翁」更為簡化,是專為更年幼的兒童而設的,讓年紀較小的孩子也可參與,從而培養良好的理財觀念。
年齡:8歳或以上 / 5歳或以上
遊戲時間:20-180分鐘
適合人數:2-8人
難度:2/5
圖片來源:BGG
「華爾街大恐慌」是個簡單但緊張刺激的派對桌遊,可以訓練小朋友的談判能力,同時讓他們了解到股市的運作。基本上,遊戲中有兩種角色,分別是股票經紀人及股票投資人。玩家需在兩分鐘內進行談判和協商,為交易議價,獲取自身最大的利益。除了能鞏固表達及溝通能力,亦考驗到玩家的分析預測力,以及應變取捨力。
年齡:8歳或以上
遊戲時間:30分鐘
適合人數:3-11人
難度:3/5
4 波多黎各(Puerto Rico)
圖片來源:Amazon
「波多黎各」又是另一個經典的經營類桌遊,考驗玩家的反應和應變能力,藉著遊戲增加管理和決策能力。遊戲中有不同能力的角色,利用建設和生產取得的物種來進行買賣及運送,得分最高的就能勝出。
遊戲講求在適當的時機行動,所以想贏得遊戲必須有充份的思考和做有戰略性的決擇。雖然遊戲有一定的難度,但掌握了後便能體驗到它刺激、狼性的一面。
年齡:12歳或以上
遊戲時間:90分鐘
適合人數:2-5人
難度:3.5/5
圖片來源:財富自由-專屬台灣人的理財遊戲
「財富自由」可以説是台灣進化版的「現金流」。「現金流」是十分經典的理財教育教材,20多年前由《富爸爸窮爸爸》作者開發的,背景可能不太符合實際狀況。相反,「財富自由」是兩年前才推出的,所以比較貼近現今的職場狀況和投資環境,而且香港與台灣的差異較美國的小。
「財富自由」不同於「大富翁」之處是更貼近現實生活。遊戲可選取不同收入和狀況的職業,然後進行各種投資,如股票、房地產和創業,所有玩家的最終目標是達成財富自由。有趣之處是遊戲除了工資收入,還包含了被動收入。
另外,「財富自由」桌遊重視合作多於競爭。玩家之間的互助能使大家更快更易過關,理解到合作的價值實際上是大於競爭所帶來的。
遊戲適合高中或以上的學生,或者希望子女更早接觸理財的家庭。玩家能邊過關邊學習正確的理財觀念,日後便能好好地運用在日常生活當中。
年齡:16歲或以上
遊戲時間:40-90分鐘
適合人數:4-6人
難度:4.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