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人老得快,有些人老得慢?
多數人對老的想像,就宛如進入另一個國度。進入老年之國後,每一年都更胖、動作更慢、體力更差,失去聽力、視力,頭髮愈來愈少,擔心更多病痛的折磨,脾氣愈來愈壞,個性愈來愈頑固等。
你當然可以進入那個國度,畢竟多數人都是如此,但是也可以告訴自己的身體,你可以慢一點,因為接下來的人生,你不會得什麼大病,旅行、追夢、滑雪、衝浪、創業……想做什麼都成。
慢老的過程不是要你彷彿進入海軍陸戰隊,咬緊牙關、拚命訓練,而是由運動、飲食、睡眠、生活、防病、情緒等方面,以最新科學為根據,從外而內、從內而外,重新建立全新的飲食、運動、睡眠、生活和面對自己的方法,習慣讓身體作主,讓身體決定什麼最重要。
運動:逆轉老化,善用零碎時間打破靜態生活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活動不足已經成為影響全球死亡率的第四大危險因子,僅次於高血壓、抽菸和高血糖。全球超過兩百萬人的死亡原因,歸因於靜態生活。
飲食:體重真的不是重點
「無論你現在體重多重,千萬不要減肥。」澳洲營養師霍賓斯呼籲,一旦進入 60 歲或 60 歲後期,節食減肥不是好事。因為體重減輕,肌肉跟著流失,肺炎或跌倒之後變成失能臥床,反而增加短命的風險。但如果有三高問題或醫療團隊建議體重管理,也應與醫療團隊配合。
情緒:就是這些個性讓你老
如果身體長期處於警戒狀態,壓力反應會使身體老化速度加快。雖然我們無法控制外在壓力,但能控制自己面對壓力的反應。現在有愈來愈多的研究發現,正念、靜坐,幫助你覺察自己的情緒反應,增強抗壓性。
慢老、不顯老,背後不只是外表年輕,得人稱讚,而是你為了自己的人生設立了保護傘,活得有紀律,並勇於實踐,享受生命、活躍自在,老化的過程可以緩慢、細微而且出乎意料的優雅。
快老或慢老,選擇就在你手中。
文章轉載:https://www.managertoday.com.tw/articles/view/58282
